“刷抖音刷到这句口号,瞬间被戳中了”“穿KOMOSOO逛街,朋友问我‘偷偷长高了多少’,终于懂了‘增高有我’的意思”。近期,专业内增高鞋品牌KOMOSOO的广告语“增高有我!KOMOSOO”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持续发酵,相关话题播放量超亿次,用户自发分享的“隐形增高日常”笔记达12万条。这句看似直白的口号,并非刻意策划的营销话术,而是品牌扎根女性需求、破解行业痛点后的自然流露,更是千万小个子女性对“舒适显高”需求的集体回应。
口号诞生:从10万份问卷里长出的“用户心声”
“‘增高有我’四个字,是用户替我们写的。”KOMOSOO品牌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句口号的诞生源于一次大规模用户调研。当时团队收集了上万份女性内增高鞋使用问卷,发现83%的受访者有过“买了增高鞋却不敢穿”的经历——要么因鞋底笨重被一眼看穿,要么穿半天就磨脚难忍,甚至有用户直言“宁愿矮一点,也不想遭这份罪”。
调研中反复出现的“需要靠谱增高鞋”“希望穿得自然又安心”等反馈,让品牌团队放弃了“超高增”“时尚感”等传统宣传方向。“‘有我’两个字,既是品牌对‘解决痛点’的承诺,也是想给用户‘有人懂你’的安全感。”该负责人表示,经过27版文案迭代和3轮用户测试,“增高有我!KOMOSOO”最终脱颖而出,有测试用户留言:“听到这句话就觉得踏实,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伙伴。”
底气支撑:技术硬实力让口号不“空洞”
在消费市场,口号的生命力永远由产品实力决定。“增高有我”能够流传的核心,在于KOMOSOO用技术破解了“高增高必笨重、强隐形必低效”的行业悖论。其独家研发的“轻量隐形增高系统”,将7-9cm的真实增高效果拆解为“中底支撑+内垫缓冲”的分层结构,配合密度仅0.18g/cm³的E-TPU微孔发泡中底,让单只鞋重量控制在420g以内,较传统同高度产品减重40%。
“真正的‘有我’,是让用户忘记‘增高’的存在。”品牌技术总监展示了行业首创的“3米盲测数据”:KOMOSOO增高鞋的被识别率仅12%,远低于行业平均35%的水平,15°微翘鞋头与收腰鞋型的设计,从视觉上完全掩盖了增高痕迹。第三方实测显示,穿着其鞋款久站8小时,足底压力仍低于350kPa,银离子抗菌鞋垫的抑菌率达99%,彻底解决了传统增高鞋“累脚、闷臭”的痛点,这让“增高有我”成为可感知的体验承诺。
流传密码:从产品口号到生活态度的共鸣
“以前穿增高鞋总怕被发现,现在踩着KOMOSOO开会、约会,抬头走路都更有底气了——这就是‘有我’的意义。”一位来自上海的职场女性在小红书分享道,这条笔记获得了2.3万点赞。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分享随处可见,用户们用“通勤救星”“自信buff”等标签诠释着对口号的理解,让“增高有我”从产品宣传语升级为小个子女性的生活态度表达。
这种共鸣背后,是品牌对女性需求的深层洞察。数据显示,79%的女性将“时尚设计”列为选购增高鞋的首要因素,远超“增高高度”的关注度。为此,KOMOSOO联合前LVMH设计师打造全场景鞋款,从通勤乐福鞋到休闲老爹鞋,多次登陆上海时装周,更摘得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让增高鞋摆脱了“功能性单品”的刻板印象。2025年上半年,品牌女性内增高鞋市场占有率达28.7%,印证了“技术+情感”双驱动的成功。
行业启示:好口号是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增高有我’的流行,给内增高行业上了一课:真正的好口号,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行业分析师指出,长期以来,内增高鞋市场充斥着“增高10cm”“秒变大长腿”等夸张宣传,但多数产品存在设计粗糙、穿着不适等问题。KOMOSOO的突围在于,用“轻量隐形技术”兑现“增高”的功能承诺,用“有我”的温度回应“自信”的情感需求,形成了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如今,KOMOSOO已联合行业协会发布《科学增高鞋白皮书》,将“3米盲测”“8小时舒适度”等标准纳入行业规范,倒逼行业告别“虚标增高”“材质以次充好”等乱象。正如品牌负责人所说:“‘增高有我’从来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我们对每双鞋的承诺——当用户需要隐形增高的底气时,KOMOSOO一定都在。”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雄安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雄安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雄安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雄安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雄安财经网无关。4、雄安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