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证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药中茅台”罕见失速!片仔癀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近十年首次

时间:2025-10-24 17:38作者:综合来源:新浪财经阅读: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0月18日,素有“药中茅台”之称的片仔癀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扣非净利润18.91亿元,同比下降30.3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1.56亿元,同比下降15.32%;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下降25.11%;扣非净利润4.01亿元,同比下降高达39.27%。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十年来片仔癀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首次负增长,也是除疫情影响外,近十年公司单季度(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首次负增长。

作为A股中药板块的标杆企业,片仔癀一度被市场视为“永不下跌”的防御型股票。然而,营利双降的财报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一神话。面对突如其来的业绩变脸,市场不得不追问:片仔癀的稳健增长轨迹为何被打破?“药中茅台”的光环褪去了吗?

核心产品毛利率承压

片仔癀的业绩下滑,根源在于其主要依赖的医药制造板块遭遇系统性压力。今年前三季度,该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6亿元,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为59.38%,较去年同期下降7.51个百分点。其中,作为绝对利润支柱的肝病用药(主要为片仔癀锭剂及胶囊)实现收入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

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的核心原料天然牛黄、麝香等药材,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中药天地网数据显示,天然牛黄价格已从2019年的35万元/公斤涨至目前的170万元/公斤,涨幅近4倍,麝香等珍稀原料价格也持续上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贵细原料在片仔癀原材料成本中占比高达90%,原料成本高企不可避免地对当期利润造成了实质性侵蚀。

与此同时,曾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化妆品业务,表现同样乏力。片仔癀化妆品拥有“片仔癀”“皇后”“金大夫”等多个护肤与洗护品牌,曾被视为承接品牌溢价、拓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键载体。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业务贡献的营收为4亿元,同比下滑23.82%——该业务不仅成为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增长率降幅最大的板块,也从原本被期待的增长引擎,转而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因素之一。有市场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或许意味着片仔癀通过多元化业务对冲医药主业风险的战略短期内难以见效。

“化妆品业务虽定位高端美妆,但目前来看,对应市场对其品牌的认知度略显不足。”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片仔癀化妆品业务的高毛利未能转化为增长,可见公司在C端用户触达、场景创新上的资源投入与执行能力都明显不足。”

在收入端收缩的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亦出现断崖式下滑。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9亿元下降8.12亿元,同比锐减62.53%。截至今年9月,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攀升至31.69天,为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0月23日,经济导报记者就业绩变化、公司应对措施等问题致电片仔癀,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不少投资者对公司股价持续承压表示担忧,并围绕品牌发展与业绩增长方面建言献策。建议内容涵盖多个维度,例如产品品牌对标、研发更平价的“体培版”片仔癀产品、提升主导产品价格、探索开发“片仔癀”特饮等功能性饮品,甚至提出通过收购或品牌托管方式,整合其他老字号或大健康品牌,以寻求外延式增长机会。

然而,面对投资者的热切期盼与具体建议,片仔癀方面的回应却显得颇为谨慎与程式化。公司并未就相关建议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已纳入战略考量等作出实质性回复,多数情况下仅对投资者的关注和建议表示感谢,或指引投资者查阅已披露的定期报告中“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章节,称该部分已对经营情况进行了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

这种较为笼统和官方的回应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期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其管理层开放度和透明度的疑虑。如何在遵守信息披露规则的同时,增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平衡“说得清”与“听得进”的关系,也成为片仔癀维护投资者关系、提振市场信心时面临的一个微妙课题。

“礼品逻辑”遇危机

片仔癀曾因国家绝密配方、天然麝香与牛黄等原料稀缺性,叠加“送礼刚需”与资本追捧,被市场赋予了“中药茅台”的标签。2004年至2020年间,片仔癀锭剂共提价19次。2023年5月,公司将片仔癀锭剂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粒,涨幅28.8%。

2021年前后,“茅台+片仔癀”的组合,成为高端宴请场合的“标配”——茅台负责创造极致的饮用体验与社交溢价,而片仔癀则负责解决饮酒带来的健康焦虑。“喝茅台前吃片仔癀护肝”的说法,让二者巧妙捆绑,片仔癀也由此成为高端社交货币。在此期间,其终端回收价一度飙升至1600元/粒,较当时官方售价溢价近2倍。在一些拍卖会上,片仔癀的珍稀版本屡屡拍出高价,成为投资者和收藏家争相追逐的“宝贝”,市场炒作情绪达到顶峰。

然而,随着消费理性回归与政策环境变化,片仔癀“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礼品逻辑被削弱,其社交属性价值快速折旧。目前,官方指导价760元/粒的片仔癀锭剂,在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已普遍出现“价格倒挂”,部分渠道售价570—600元,较官方价折让逾20%。与此同时,曾经推动其价格飙升的“黄牛党”大规模退潮,使得片仔癀市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价格放大器。

“公司过往依赖礼品消费场景,如今在该场景萎缩的情况下却未及时培育新场景,这种运营策略上的滞后,反映出公司对消费趋势变化的敏感度不足。”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片仔癀在C端用户触达和消费场景创新上,可能存在资源投入与执行能力欠缺的问题。

尽管有“超级牛散”王富济长期持仓获利的传奇故事作为价值投资标杆,但片仔癀的估值始终是市场争议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其动态市盈率(PE TTM)长期维持在40倍至60倍的高位,这远远超出传统制药企业的估值范畴——投资者更多是将其视为拥有强大品牌护城河和定价权的“奢侈品”或“消费股”企业。

高估值,也意味着市场对其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抱有极高预期——一旦增长故事出现裂痕,哪怕是增速放缓而非下降,都可能引发估值体系的剧烈调整。三季度财报披露后,片仔癀股价持续下行:披露后首个交易日,其股价低开5.78%,当日收盘报187.09元,下跌4.71%。此后三个交易日股价继续走低,至10月23日收盘报181.49元,较财报披露前一日累计下跌7.8%。

管理层短期密集更迭

业绩承压之际,公司管理层关键职位在短期内相继更迭,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9月28日,公司董事、总会计师杨海鹏因“工作调整”辞任,其离任后由副总经理何炜代行总会计师职责。此次人事变动恰逢三季报披露前夕,引发市场对财务信息披露与内控稳定性的关注。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高管名单较第二季度末发生显著变化:原副总经理杨海鹏退出,新任总工程师魏腾云、副总经理何炜进入核心管理层,而原副总经理黄进明仍任总经理,张泽修、施艺雄等核心人员保持稳定。

从新任高管背景看,公司明显加强了“政企跨界”与“技术深耕”的用人导向。何炜拥有多年漳州市政府多个关键岗位任职的经历;施艺雄曾长期在地方党政系统任职,后转入漳州投资集团、漳州金盾集团等大型国企担任高管,拥有丰富的党建和资本运作经验;魏腾云则长期扎根生产一线,曾任第一车间主任,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这种人事布局被市场解读为“强化合规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信号——在毛利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兼具政府资源与管理经验的高管团队,或有助于通过行动推动供应链优化与政策对接。

此次变动并非孤立事件。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有多位高管职务调整,包括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关键岗位的潜在过渡。尽管公司公告强调“不影响正常运作”,但高管团队的频繁更替,尤其是在业绩承压的关键时期,极易削弱战略执行的连贯性与市场信心。

“药中茅台”的标签既为片仔癀带来了品牌溢价,但也成为了其转型的包袱。对于站在十字路口的片仔癀而言,此次“退烧”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褪去金融属性与投机色彩,或许正是片仔癀回归药品本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阶段。这场“祛魅”的过程虽不可避免伴随阵痛,但长远看,或许这正是品牌走向成熟的“成人礼”。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山东高考网手机版 tengnews财经网手机版 南方财经网手机版 开户财经网手机版 雄安财经网手机版 中华新能源汽车网手机版